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奋进的她们丨周海云:让世界读懂东方之美
首页> 公益频道> 要闻 > 正文

奋进的她们丨周海云:让世界读懂东方之美

来源:光明网2025-11-19 18:35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全国妇联系统公益慈善工作会议精神,“益起为她·筑梦芳华”——2025关爱妇女及家庭小红花公益专题活动于今春全面启动。值此公益行动深入推进之际,光明网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共同策划《奋进的她们》深度访谈节目,以时代之笔描绘妇女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节目聚焦“公益赋能女性”的奋进史诗,对话三八红旗手、非遗传承人、公益先锋与行业领袖,通过公益案例与人生故事的交织,立体呈现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在公益之光的照耀下,她们以坚韧与智慧,在公益之光的照耀下打破边界、重塑价值。

  让我们聆听这些闪耀着智慧与温度的声音,见证公益如何为女性插上梦想之翼,让每个“她”在时代浪潮中绽放万丈芳华。

  本期嘉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乱针绣第四代传承人、“天才妈妈”江苏苏州苏绣梦想工坊带头人周海云。

  “苏绣它本身就会说话。”周海云轻轻抚过绣面,语气温柔而笃定。“你不管到哪个国家去,人家看到都会赞叹——哇,这么精美的刺绣作品。美是相通的。”

  在她位于苏州镇湖的工作室里,绣娘们指尖飞舞,丝线在光影间交织出山川鸟兽、人间烟火。周海云指着一幅虚实交错的乱针绣作品解释道:“像这幅鸟,羽毛要从细处慢慢过渡,颜色也要层层渐变。我们每拿到 一个题材,都要先思考用什么样的针法,才能绣出它的魂。”

  从平绣到乱针绣,从双面绣到自创的“三二针组合乱针绣”,周海云用四十余年光阴,将苏绣的43种针法融会贯通。而她深知,技艺的传承不能只靠一个人。

  多年前,她自费请来苏州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为全村绣娘开设绘画与审美课程;“天才妈妈”公益项目更是为她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从冬奥会到上海时装周,从金砖会议到全球妇女峰会,苏绣一次次站在国际舞台中央,成为“可触摸的中国美学”。

  “我们带绣娘去看展,去学习,去开阔眼界。”周海云说,“刺绣不只是手艺,更是艺术。你要先眼里有美,手中才能生美。”

  如今,她的工坊已成为联结传统的锚点与走向世界的起点:女儿陆晓琳将苏绣化为日常文创,让年轻人把“非遗”戴在身上、握在手中;而周海云自己,依然坚守着每一幅作品的艺术高度,在《乾隆南巡图》上演绎虚实相生的东方意境。

  一根丝线,细可劈至128份;一幅绣品,需经数月乃至数年。但在周海云看来,这一切都值得:“当全球各地的人为苏绣驻足,当美的共鸣跨越语言——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我们要守护的根脉。”(钟蕾蕾 王恩慧 周雨涵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