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光明网讯(记者 郝梦晗)“从接警到灭火仅用7分钟!”今年7月,涪陵区荔枝街道一处竹林因烟头引燃,当地专兼职救援队迅速处置,将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这一高效处置场景,正是重庆构建“市、区县、乡镇”三级应急救援体系的生动缩影。
作为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城市,重庆山高路陡、地质复杂,地质灾害、森林火险、洪涝灾害风险较高。如何破解复杂地形下的应急救援难题?2025年“新征程上看应急”活动走进重庆,探访当地践行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改革要求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重庆严格落实《“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中“基层应急救援力量有效覆盖”的要求,成体系建成三级专业救援队伍。市级队伍整合资源,组建专业应急救援总队与航空应急救援总队,13支行业专业队伍覆盖危化、矿山等领域,实现“专业攻坚”;区县专业救援支队承担日常巡护与临灾调度,筑牢“常态应对”防线;全市1031个乡镇实现专兼职队伍全覆盖,将平均应急响应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0分钟,夯实“先期处置”基础,形成“乡镇先期处置、区县常态应对、市级专业攻坚、国家重点支撑”的梯次格局。
在队伍建设基础上,重庆更以装备升级强化救援能力。基于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重庆制定“实战化”装备配备方案,今年已分批为救援队伍配发3.1万台(套)装备,涵盖森林灭火、防汛救援等7大类。“中国应急・重庆号”救援船可实现90米深潜救援,森林灭火单泵供水扬程超900米,6架直升机与200余架无人机构建空中救援矩阵,立体化装备为应急处置增添“硬核”支撑。
三级队伍并非各自为战,而是形成“一体指挥、协同作战”的联动格局。目前,重庆8000余名国家消防救援人员为核心主力,2.5万余名各级专业救援队员为协同力量,3900余支社会力量为有益补充,各类队伍分工明确、配合紧密。“这是一盘上下联动的‘队伍建设棋’,让应急力量真正沉到基层、守好一线。”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支多元化、立体化的应急队伍,正成为守护山城百姓平安的坚实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