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益探访Vlog丨守护绿水青山,从一平方米开始
首页> 公益频道> 要闻 > 正文

公益探访Vlog丨守护绿水青山,从一平方米开始

来源:光明网2025-09-16 16:11

  草原被称为“地球的皮肤”,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草原资源,总面积达40亿亩。但这些草原曾面临严重退化,70%遭受不同程度破坏。

  为应对这一挑战,2019年中国绿化基金会推出“一平米草原保护计划”,创新性地将宏大修复目标分解为普通人可参与的小单元。截至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超20万人次参与,修复草原540多万平方米。

  在乌兰察布市的修复项目中,专家针对不同草原“病症”开出精准“药方”:对盐碱地采用改良土壤、种植耐盐碱植物、铺设覆盖物三步走策略;对退化草地则通过围栏封育、人工补播和合理施肥等方式促进恢复。

  2025年启动的项目二期计划修复3500亩草地,目标是让植被盖度再增15%,干草产量提高20%以上。技术创新是二期亮点,采用“围栏封育+免耕补播+生态监测+碳汇计量”集成技术。

  修复成效显著:植被覆盖度从不足50%提高到70%以上,干草产量达每亩60公斤,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项目还累计产生碳汇量498吨,预计未来20年可达4982吨。

  项目重视社区参与,通过宣传培训,牧民们逐渐意识到草场保护的重要性,自发采取草场围封、轮牧等措施。“草长好了,饲养成本降低了,我们的日子也更有盼头了。”一位牧民表示。

  “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面积年均缩减5000万亩。

监制:高赛

策划:钟蕾蕾

拍摄/后期:周雨涵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