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湖北省丹江口水库畔,一场以水为媒的民生变革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也为守护“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注入坚实力量。
丹江口水库作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承担着保障沿线4个省市、20余座大中城市用水安全的重任。2018年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绿色乡村”项目在此实施,历时8年,覆盖湖北、陕西、河南三省20个村庄,通过4017座卫生厕所、5处集中供水工程和2384个垃圾桶的“小切口”,切实改善了1040万村民的生活质量,书写了水源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的生动篇章。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前夕,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专家高峰走访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浪河镇、凉水河镇等项目实施地后深有感触:“项目最大亮点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方案。无论是水源改造、污水处理还是厕所革命,都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让他尤为感动的是,项目不仅提升了基础设施,更留住了乡情与人才。“许多老人欣慰地说,环境变好了,孩子们更愿意常回家看看了。”
在六里坪镇——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移民安置区,项目助力实现产居融合;在生态资源丰富的凉水河镇,项目显著增强了水源涵养功能;在浪河镇,项目为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举措既守护了水质安全,又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专家表示,这种以水为脉、以人为本的综合治理模式,不仅筑牢了清水北送的生态屏障,更探索出了一条水源地乡村振兴的创新之路,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钟蕾蕾 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