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王瑾雯 光明日报通讯员 韦继川
“我曾到广西工作4年多,经历了粤桂两省区携手脱贫攻坚,也目睹了两地共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谈起援桂经历,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干部黄凌辉记忆犹新。
“十三五”至今,广东广西互派党政挂职干部、专业技术人才2.1万人次。“人才像一颗颗‘金种子’,植根八桂大地,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广西壮族自治区粤桂协作办负责人说,两省区人才协作为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广东扶贫干部千方百计‘穿针引线’,不断为广西贫困县‘输血’提升其‘造血’能力。”粤桂协作工作队负责人介绍。5年间,广东向广西投入扶贫资金70.78亿元,广东社会各界总计向广西贫困地区捐款捐物价值8.69亿元。
“我是农村出来的,始终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感情投入工作。”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干部张世雄,曾挂职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他坚守金秀大瑶山3年多,争取后盾单位上亿元扶贫资金,让近4万贫困人口受益。他还引导广东客商落户金秀,走出一条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广东省鹤山市干部杨海泉挂职广西龙州县委常委、副县长期间,推动残疾人技术培训、专场招聘和异地就业,着力破解西部残疾人就业难题。
2021年6月,广东组建了一支思想和业务过硬的粤桂协作工作队,两省区纷纷成立各级粤桂协作办公室,粤桂协作步入更紧密、更高效、更实质的新阶段。2021年至2023年,两省区创新建立“一县一企+微工厂”,帮助广西数十万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成为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
一批批广东援桂医生、教师、农技专家,在各自岗位贡献力量,赢得了广西协作县干部群众的赞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冯宇鹏博士,赴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支医,原为自己制定每天做一台手术的“小目标”,一年下来却做了411台手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原副主任医师谭洁退休后,连续5年参加粤桂协作“银龄行动”,奔赴广西基层贡献余热……
“早把他乡当吾乡。”龙超洪从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到广西天等县支教,期满后举家搬迁落户天等继续任教。“龙老师把天等当自己家,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了。”当地群众提到他,纷纷竖起大拇指。
“只要每个枝条多长一片桑叶,我们的付出就值得。”从2022年至今,广东省农科院艾绍英、王荣辉和李盟军3位专家,深入广西忻城县4个村,研究土壤改良,助推桑树栽培高质高产,致力助农增收。
有“请进来”也有“走出去”。如今,两省区人才协作“双向奔赴”实现常态化。
“我感受到了特区干部高涨的干事热情,尤其是人才引进机制灵活有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曾到深圳市坪山区挂职的广西田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玉萍说。
2020年至今,百色市田阳区人民医院21名医务人员先后到深圳多家医院交流学习,给医院带来了综合提升。“大开眼界,大受裨益,收获颇丰。”该院副院长何平学慨叹。
“十四五”以来,两省区人才协作交流力度、热度不减,互派干部1045人次、专业人才8801人次。2024年初,第二批粤桂协作工作队队员到位接岗,广东对口市县、学校、医院迅速与广西33个协作县相应单位结对,建立帮扶关系,援桂医生、教师和农技专家及时进入角色。
“粤桂人才协作‘双向奔赴’,促进两省区观念互通、作风互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有利于各类人才的快速成长,更为广西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成为八桂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动力。”广西粤桂协作办负责人说。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9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