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界碑描红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少工委深入开展“小石榴籽走边关”主题队课,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假期时间,内蒙古少先队“小石榴籽”寻访团师生来到斯仁万其格的牧场。
牧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中俄边境,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下一万多亩牧场望不到边,种源来自澳洲的安格斯牛悠闲地徜徉在牧场。目前,牧场有380余头安格斯牛,优质的牛排销往全国多地西餐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此外,牧场羊、马等其它牲畜养殖也红红火火,斯仁万其格每年净收入100万元。
2007年毕业后,斯仁万其格在南京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颗回乡发展的种子。2009年,斯仁万其格怀揣着梦想和对于家乡的热爱,回到新巴尔虎左旗嵯岗镇伊和乌拉嘎查,开始从事畜牧产业。虽然畜牧业是他从小熟悉的领域,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传统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于是,他更换传统养殖品种,引进澳洲种源安格斯牛。他通过咨询专家、查阅互联网、走访养殖大户等多种渠道,累积养殖技能,发展成当地安格斯牛养殖大户,也成为青年创业者的优秀代表。
斯仁万其格说,牧民们能够安心养殖、创业,关键在于边疆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呼和哈达边境派出所民警默默守护着社会治安,保护着家园,即使是在人迹罕至的草原,也给了我们十足的安全感。”斯仁万其格内心充满感激。
呼和哈达边境派出所到底有什么不同?带着这样的疑惑,“小石榴籽”寻访团师生来到派出所。派出所所长魏学科告诉师生,派出所只有17名民警,守护1186平方公里土地、近60公里边境线,地大人少。“我们驻扎在这里,就是要保护我们的边境线,保护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
来自山西的民警李亮和同事们远离家乡、阔别亲人,无怨无悔扎根边疆,巡边、入户访问、帮群众解决困难。由于经常半个月都不能回家休息一次,戍边民警只能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和家人见面。
在派出所扎根奉献精神传承基地,“小石榴籽”寻访团师生认真参观了陈列在这里的每一件珍贵资料,深入了解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派出所民警扎根边疆奉献的感人事迹。他们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捍卫着领土的完整,守护着百姓的安宁。
“在祖国最需要的边境,默默无闻扎根边疆的民警们还有很多,他们坚决服从号令,努力锻造,为国戍边,在绵延的边境线上筑起钢铁长城。”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旗阿木古郎第二小学四(2)中队刘俊智动情地说。
听完民警们的戍边故事,刘俊智的同学阿斯根也深深被触动,他把戍边民警视为心目中的英雄。“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让我努力学习,像他们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自己的家乡。” 阿斯根目光坚定。
乌日斯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句话:“我觉得他们非常伟大,他们才是我们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他觉得向偶像致敬的最好的方式是学习偶像的精神,以此来鞭策自己,让自己成为光,照亮更多人。
巴尔虎左旗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处,边境线长达515.4公里。和斯仁万其格一样,生活在这里的很多牧民们在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品种改进,科学养殖,还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幸福之花,用奋斗实现共同富裕。他们也自发加入守边队伍,警民同心,共同筑起边疆安全稳定屏障。(光明网记者王恩慧 董腾飞)